kibou,再起

kibou,再起

Photo by Linus Mimietz on Unsplash

更換網路速度後所發生的改變

  去年 (2009) 12 月初,阿寶在台北資訊展的 Hinet 攤位申請將現有的網路速度,從 10m/2m 升級到 20m/2m,不過在線路調整完畢後觀看線上影片時,並沒有感受到預載時間的減少…最近打電話詢問 Hinet 的服務人員後得到「如果要發揮 20m/2m 的速度,在PPPoE方面建議使用 Windows 7」的答案。

  一開始聽到這樣的回答,直覺反應:好像不是如此,不過當阿寶將 PC 直接與 VTU-R 對連,然後在 Windows 7 使用PPPoE 程式連接後,網路連線的速度確實到達 20m/2m 的水準…

  暫且先不提是不是非要 Windows 7 不可,可以確定的是:先前為了讓 p2p 下載能夠更順利而購買的 V 牌 IP 分享器,在使用 PPPoE 連接 VTU-R 時下載速度只能到 10mbit 的水準… 在寫這篇文章之前發信給原廠請求協助,得到答案是「以設備的性能只能到 10mbit 的速度」…最後一個版本的韌體停留在 2005 年 9 月,也真的是很早了。

  阿寶想到之前幫朋友的公司撰寫產品文件的時候知道可以利用Linux 作業系統做到 IP 分享器的功能 (甚至更強),因此有了接下來的行動。

IP分享器與Linux系統的關係

  與其說 Linux 系統能做到IP分享器的功能,實際的情況其實反過來:將Linux在網路方面的功能獨立出來,就是大部分 IP 分享器的服務核心。以 Linux 開放原碼的方便性,讓開發商可以依自己的需要製作出「只要核心以及網路相關功能 ,其他都不需要」的平台架構,而在網路上找得到的「修改 IP 分享器韌體」類型文章也是呼應上述內容。

  決定使用安裝 Linux 主機的 PC 取代 IP 分享器時,以下的功能是希望能做到的:

  1. 分享網路資源:將廣域網路 (WAN) 的連線分享給區域網路 (LAN) 需要連線的機器。
  2. 具備 DHCP 功能,給像是 PS3 Xbox360 等需上網的設備一接上網路線就可直接使用網路資源。(NAS 或是 Linux 主機本身阿寶還是習慣用 192.168.x.x 格式的設定)
  3. 具備基本的防火牆防護能力:除了常見的連接埠之外都關閉,有特殊需求(如 P2P 下載)的通訊埠則依情況開放。
  4. 如果區域網路中有提供像是網頁瀏覽、電子郵件收發等 web 服務的機器,需要設定埠號轉向,將外界所提出的需求轉到對應的機器上。
  5. 能支援 Dyndns.org 或其他廠商的免費動態 DNS 轉換服務,在架設好網站後能使用其服務。

 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,在這次架設系統時也有些功能想要一併加入:

  1. 安裝 Apache、PHP、MySQL,將「華燈初上」的內容在本地端製作一份複本,作為新增功能測試或是遠端網站備份之用。
  2. 安裝 P2P 軟體,將所需的網路資源透過 P2P 的方式下載下來,最好能有 web 介面供遠端檢視進度或種子上傳…等。
  3. 安裝 SAMBA 伺服器,與 Windows 作業系統的機器交換檔案。

  以前阿寶將自己架設起來,作為網站主機的 Linux PC 取名為「kibou(希望)」,因為維護不力造成資料損毀…這次因為網路速度的關係再次架設起 Linux 系統,所以也將這部 PC 以 kibou 作為主機名稱。

使用Linux系統平台取代IP分享器的優缺點

 

  • 優點:功能全面,要做網路連線分享、架設各類型網路服務,都有相對應的程式資源。
  • 缺點:
    1.如果僅作 IP分享器功能,消耗電力上遠比 IP 分享器來得多。
    2.對於習慣 Windows 作業系統的使用者來說, Linux 系統平台不是那麼熟悉,在操作與設定上面容易遇到困難 (包含阿寶)。 

kibou主機硬體內容概要

  • 處理器:AMD Opteron 165 (雙核心,939 pin,1.8GHz),有打算換成Athlon 3200+
  • 記憶體:DDR 400 512MB x 4
  • 晶片組:ATI RS482
  • 網路:Realtek Gigabit網卡(主機板內建,區網分享使用) + 3com 100mbit 網卡(對外通訊使用)
  • 磁碟機:IDE 320G(系統) + SATA 160G(p2p下載暫存) + 250G(一般資料儲存) + 500G(影音儲存)

規劃過後的Linux系統平台(kibou)內容

  託Google的福,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熱心大大們的心得,阿寶將想作到的功能一一實現。原本是想把過程一一寫下的,不過因為當初設定的時候是採下載原始碼下來編譯,期間也遇到些許問題,希望能盡量以 RPM 套件安裝的方式完成…所以打算找時間寫一篇專題詳細敘述。目前已經設定好的功能及其使用套件程式如下:

※使用平台:CentOS v5.4,網站在:http://www.centos.org/

  • PPPoE連線:rp-pppoe,由安裝光碟提供。
  • 網路資源分享、基本防火牆防護能力:使用鳥哥所提供的 iptables 規則設定,網址在http://linux.vbird.org/linux_server/0250simple_firewall.php
  • DHCP:啟動 dhcpd 服務,由安裝光碟提供。
  • 埠號轉向:同樣使用鳥哥所提供的 iptables 規則設定,iptables可從安裝光碟安裝。
  • 與 Dyndns.org 的 DDNS 服務溝通:ddclient,在 Dyndns.com可以下載
  • 網站伺服器:Apache,安裝光碟有提供。
  • 資料庫伺服器:Mysql,安裝光碟有提供。
  • 網路應用程式語言:PHP,安裝光碟有提供。
  • P2P 下載:使用 rtorrent(有支援UTF-8編碼),另使用 rutorrent 作為 web 操作介面。
  • Windows 檔案分享:Samba,安裝光碟有提供。
  • 遠端控制:Webmin,利用web介面設定各項服務,網址是:http://www.webmin.com/
  • DLNA數位家庭分享:mediatomb + sqlite
文章作者:A-Bo Lee
作者大頭照

居住在臺灣的 Joomler,期望以程式設計、開放原碼推廣活動收入養活一家老小。
35 歲後改姓李,id 作為曾為郭姓的證明。
FFXI:Abokuo@Sylph鯖、よろしくです。

看完文章有什麼想法嗎?利用下面表單告訴作者吧

請先閱讀
服務條款隱私權政策,送出回應意即同意前述文件。標記 * 欄位請務必填寫,電子郵件信箱僅作驗證使用,不會顯示在回應中。